-
董事長致辭

我的成套我的家第5期 | 在軌道上穿梭的十年
發布時間:
2023-12-28
“開標會到此結束,請各投標人保持通信通暢,謝謝大家!現在可以離場了。”
第一次聽這段話還是十年前,一邊羨慕著師傅、前輩們在臺上嚴謹流暢地完成開標主持工作,一邊又慌忙地埋頭進行記錄及核對。若干年后,我坐上主持臺說著同樣的話,提醒著投標人各種注意事項,關注著每一次開標現場的動態。漸漸地,所有的話術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里,脫離了手稿也可以張口就來,現場情況的處理都游刃有余。再后來,我領著新來的同事走進開標室,看著他代替我坐在開標主持人的位置上,因為首次嘗試而拘謹但穩重的樣子,心中不由一陣感慨。
這就是作為成套人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吧,正是由于同仁們的堅守和付出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績,才有今天的成套。
因時而新、因勢而進,公司積極探索順應時代發展的工作新模式,軌道第一個線上電子標在項目組的通力協作下順利完成。
江蘇成套軌道分公司剛成立的時候,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!盡管在我接觸項目時,前輩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,但在軌道交通飛速發展的那幾年,模式在飛快地變化著,我們不迅速適應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可能。作為省市重點的市政民生工程,有多少雙眼睛盯著軌道項目進行監督,又有多少雙無形的手在樹規立矩,這些是當時的我無法想象的!
在這樣的社會關注度下,初入軌道項目組的我時常感到迷茫,很多時候并不知道哪句話說的不恰當,哪些事兒做的不應該。在這里也要感謝身邊的領導、同事們,他們會悉心地指導我對文稿章句進行調整與潤色,指正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。
剛入職的時候,我憑著一腔熱血在工作中“橫沖直撞”,每當遇到困惑的時候,我都會和夏總、曹姐他們請教,是他們在一次次不同的問題上教會我處理方法,不厭其煩地將各類處理事情的經驗傳授給我,幫助我不斷積累經驗、快速成長。當遇到一個投訴專業戶的時候,已經對處理投訴有一定經驗的我還是被折騰得頭大,但每次聽到那句“別慌,無理要求不要妥協,做好我們自己份內的事兒”時,都會讓我重新振作起來。我整理好思緒,把基調定好,因為有領導同事在背后做支撐而可以有信心、有耐心地處理相關投訴事宜,盡管這個項目前前后后實施一共持續了兩年,但最終還是圓滿解決了。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挺感謝這一類“專業戶”的,他們給了我查漏補缺,全面審視工作每個流程的機會,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溝通層面,這類投標人都教會了我很多,從“刁鉆”的角度給我上了生動而深刻的一課。
這些領著我走上軌道項目道路的“老成套人”們大多已離開各自崗位,但他們留下來的專業精神、專業知識、專業作風始終影響著后人,為江蘇成套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。
獲得公司優秀項目經理的榮譽,是公司對我一路走來砥行礪學的認可,也是我為公司發展持續貢獻微芒的新起點。
回顧過去的時光,十年前初入職場的我有幸加入到軌道項目部中,雖然公司開展軌道項目還要再早幾年,但是因自己多年的堅守與堅持,讓我也覺得自己是伴隨著軌道交通發展一起成長起來的。從有軌電車、南京地鐵、蘇州地鐵、無錫地鐵再做到蘇州地鐵,每個地區的項目我都或多或少參與其中,這也讓我涉獵到了不同地區、不同類別的項目,使我快速成長,進而能夠帶領團隊前往各地實施軌道項目。
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次開評標是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及支線工程機電安裝及裝修項目,我見識到了運送十二卡車文件去評標地點的壯觀,也感受了一把敞篷卡車的風能有多大,同樣體會到了連續通宵三晚評標的瘋狂。那時評標會場一整層樓都堆滿了我們項目的文件,交易中心門口等候排隊的都是我們項目的投標人。那時候信息技術還不發達,電腦錄入幾百項專家評分就因超負荷而經常死機,為了不耽誤進度,只能依靠人工和計算器,一遍一遍地敲打復核,一次一次地反復對照,整個團隊擰成一股繩,盡全力確保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前完成前置工作,熬夜在那段時間內變得習以為常,長期低頭導致的肩頸僵硬也成了家常便飯。但無論代價多大,又或是有多辛苦,我們做到了!為了成套的品牌,為了業主的一句贊揚肯定,更是為了守住前人這不易的開墾!我與各位曾經共同奮斗的同仁們,再苦再累亦無怨無悔,不打折扣地完成每一次任務。
基于蘇州軌道交通的信賴,2023年蘇州新開通的11號線特色站依舊有我們奮斗的身影。
蒼鷹高飛,因為長空給它展翅的天地;高山巍然,因為大地是它高聳的根基;我輩成長,因為成套給我們施展的平臺。成套十年,我感恩師友;軌道十年,我感懷成長。在江蘇成套二十年的發展里,有我參與的十年,我倍感自豪;在江蘇成套二十年繪就的成績里,有軌道業務濃墨重彩的一筆,我感到欣慰。
感謝這一路走來的變革和挫折讓我們不斷成長,項目團隊人員的不斷更迭也在催促每一位同仁加速前進。感謝軌道項目的歷練讓我們的基本功更加扎實,博觀約取,厚積薄發,我們一定會有所突破,變成更好的自己!
致敬每一位團結奮進的成套人。讓我們攜手同行、靜待花開!
作者:張俊(咨詢一部)
上一頁
上一頁